“ 內容摘要: 濱菊花開五六月份,頭狀花序,管狀花黃色,舌狀花白色,花梗細長直立,插花時間比較長。濱菊的"濱"與賓客的"賓"同音,賓客,友也。寓意朋友間的友誼就象濱菊花那樣純潔、坦誠。 ”
濱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高15-80厘米。莖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絨毛或卷毛至無毛。基生葉花期生存,長橢圓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漸狹成長柄,柄長于葉片自身,邊緣圓或鈍鋸齒。
全部葉兩面無毛,腺點不明顯。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有長花梗,或莖生2-5個頭狀花序,排成疏松傘房狀。總苞徑10-20毫米。全部苞片無毛,邊緣白色或褐色膜質。瘦果長2-3毫米,無冠毛或舌狀花瘦果有長達0.4毫米的側緣冠齒。
花果期5-10月。濱菊在公園栽培觀賞。但河南、江西、甘肅有歸化野生類型,生山坡草地或河邊。歐洲、蘇聯、北美、日本等地,野生、引種栽培觀賞或歸化逸生等各種類型都有。
形態特征:濱菊的葉子兩面均呈墨綠色。基生葉及中葉有柄,呈倒卵形至匙形,并有鋸齒。上葉較短,無柄及沿莖生長。它有大量沒有冠毛的扁種子。基生葉花期生存,長橢圓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卵形,長3—8厘米,寬1.5—-2.5厘米,基部楔形,漸狹成長柄,柄長于葉片自身,邊緣圓或鈍鋸齒。
中下部莖葉長橢圓形或線狀長橢圓形,向基部收窄,耳狀或近耳狀擴大半抱莖,中部以下或近基部有時羽狀淺裂。上部葉漸小,有時羽狀全裂。全部葉兩面無毛,腺點不明顯。
濱菊的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有長花梗,或莖生2—5個頭狀花序,排成疏松傘房狀。總苞徑10一20毫米。全部苞片無毛,邊緣白色或褐色腆質。舌片長10一25毫米。
生長習性:濱菊是典型的草坪花卉,性喜陽光,在多種環境下都可以生長,較喜歡濕潤的土壤,但要求土質深厚及排水良好。適應性較強。常做花壇或叢植于路旁,也可做切花。
濱菊的繁殖方式:播種、分株繁殖。濱菊是始于歐洲及亞洲溫帶的有花植物。 被引入北美洲、澳洲及新西蘭,在某些地區取代了當地的植物成為野草。要控制或根除它們是很困難的,因為只要有部份的根莖,它就能夠再次生長。
濱菊的花語:真誠,友愛,友誼。
濱菊花開五六月份,頭狀花序,管狀花黃色,舌狀花白色,花梗細長直立,插花時間比較長。濱菊的"濱"與賓客的"賓"同音,賓客,友也。寓意朋友間的友誼就象濱菊花那樣純潔、坦誠。
花語:女權主義。這是被選來獻給教會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圣者-圣特庫拉的花朵,因此濱菊的花語是“女權主義”。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正如它的花語所言,具有強烈獨立自主的意識。
認為萬事只靠自己才能行得通。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周圍的人群,一定會有能夠尊重你這種觀念的異性朋友,所以,只要你能妥善經營友誼,就會發展成愛情。
9月23日生日花:第一位女性圣者,伊克尼爾姆的圣特庫拉之花,自古以來,基督教就有將圣人與特定的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于教會在紀念圣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
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 般種植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圣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于南歐地區。
而南歐屬于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植花草。濱菊就是被選來祭祀教會史上被喻為第一位女性圣者的圣特庫拉,它遍布于歐洲,直到俄羅斯都可以見到它叢生的蹤跡;在英國各地也可以發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