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 佛座蓮又稱觀音蓮、長生草等,是一種景天科長生草屬的植物。佛座蓮屬于多年生多肉植物的一種,原產于南歐山區,后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
佛座蓮又稱觀音蓮、長生草等,是一種景天科長生草屬的植物。佛座蓮屬于多年生多肉植物的一種,原產于南歐山區,后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佛座蓮的外形小巧可愛,是散開的葉片呈蓮花狀,因此得名。不同品種或不同環境下的佛座蓮葉子有深綠、淺綠、黃綠、紅褐色等變化,有時候會開星星形狀的粉紅色小花。
一、佛座蓮的養殖方法
1、光照
佛座蓮喜好陽光充足、涼爽、干燥的環境,除夏季以外,其他季節都要充分見光,光照不足的話會導致株型松散,不緊湊。
2、土壤
佛座蓮耐寒,宜生活在養料充足,排水、透氣性好的土壤中,土壤配比一般為:常用腐葉土2份,粗沙、蛭石各1份,三者混合后使用。
3、澆水
澆水時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避免長期積水造成爛根,但也不能過度干旱,否則佛座蓮的生長會變慢,葉色暗淡。
4、施肥
每二十天左右施一次肥,用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施肥一般在天氣晴朗的早上或傍晚進行,施肥后的傍晚或者第二天一早,要澆水,并且要澆透,以此沖淡土壤中殘留的肥液。
二、佛座蓮側芽的修剪方法
1、修剪方法
用于剪切的工具最好是鋒利的小刀,這樣切出來的傷口比較平滑,不會對植株的莖干造成太大的損害。用剪刀修剪的話,會擠壓莖干組織,不利于后期側芽的扦插存活。而修剪的時候,最好在靠近主干地方剪切,側芽莖節越長越好。
2、修剪扦插
將側芽修剪下來之后,可以用于扦插繁殖,剛修剪下來的側芽傷口處會有很多汁液,最好現在傷口處涂上多菌靈溶液消毒處理,然后將其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干傷口,之后就可以進行扦插繁殖了。
3、留強去弱
如果只是單純的修剪,并不想用側芽進行扦插的話,就按照留強去弱、留好去壞的原則對側芽進行疏剪,三個側芽可以剪去兩個比較弱小的側芽,五個芽可以剪去三個芽,這樣就能節約養分,有利于母株的生長以及側芽的萌生。知道了佛座蓮的側芽怎么剪,其養護方法也要掌握。
三、佛座蓮的病害防治
1、赤霉病
癥狀:細菌性病害,從佛座蓮的根部傷口侵入,導致根莖出現赤褐色病斑,幾天后就會腐爛死亡。
防治方法:盆栽前要用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噴灑預防,待晾干后涂敷硫磺粉消毒。
2、炭疽病
癥狀:真菌性病害,多發生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尤其是梅雨季節,氮肥過量也可引起。初期葉片出現褐色小斑塊,隨后擴展為圓形或橢圓形,病斑處逐漸干枯,嚴重時植株枯萎。
防治方法:
注意通風,降低室內空氣溫度和濕度。再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或者噴灑70%甲基托布津60%的炭疽福美、多菌等。
3、銹病
癥狀:莖桿的表皮上出現大塊銹褐色病斑,從枝莖的基部向上擴展,嚴重的時候莖部布滿病斑。
防治方法:修剪枝莖,將病枝去除,再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灑。
4、生理性病害
癥狀:由于栽種環境惡劣,強光暴曬,光照不足,突發性低溫和長期缺水等因素,造成莖、葉表皮發生燒灼,褐化,生長點徒長,凍傷,頂端萎縮等等。
防治方法:改善栽培條件,注意培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