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 鳳尾竹適宜生長在疏松透氣、排水性能較強的土壤中,若養護期間長期未松土,土壤出現板結的狀況,會導致鳳尾竹根系呼吸不暢,葉片就會出現干枯發黃的狀況 ”
一、鳳尾竹葉尖發黃的解決辦法
1、及時換土
鳳尾竹適宜生長在疏松透氣、排水性能較強的土壤中,若養護期間長期未松土,土壤出現板結的狀況,會導致鳳尾竹根系呼吸不暢,葉片就會出現干枯發黃的狀況。此時需換上疏松透氣的新土重新栽培,后期養護時,需每隔1~2年換一次盆。
2、施加肥料
在養護鳳尾竹的過程中,需保證養分的充足,才能使枝葉能夠生長的更為旺盛,若長期未施肥,或施加的肥料濃度過大,都會使得鳳尾竹葉尖出現發黃干枯的狀況。此時需少練多次的為鳳尾竹施加稀釋后的餅肥水,使其盡快恢復生長。
3、合理澆水
鳳尾竹適宜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但不耐水澇,在養護過程中,若沒有及時澆水,就會導致鳳尾竹因為干旱缺水,影響養分的吸收,使得葉尖出現干枯發黃的狀況。需少量的澆灌水分,待葉片恢復后,再轉移到陰涼處養護并澆透水。
4、遮擋強光
鳳尾竹具有一定的耐陰性,適宜生長在通風陰涼的環境中,若長時間將其放置到強光下養護,就會使得葉尖和葉邊緣出現焦枯發黃的狀況,葉片上還會出現黃色斑點。需及時將其轉移到通風陰涼的環境下養護或者直接在鳳尾竹上方搭建一層遮陽網。
二、鳳尾竹和散尾葵的區別
1、科屬區別
鳳尾竹和散尾葵在科屬上有所區別,鳳尾竹是禾本簕竹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適宜生長在微酸性的土壤中。散尾葵是棕櫚科散尾葵屬的叢生灌木,適宜生長在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2、高度不同
鳳尾竹和散尾葵的高度也有所不同,鳳尾竹株高3~6米,莖稈呈中空狀,花朵較小,花藥呈紫色。而散尾葵株高2~5米,主莖為4~5厘米,基部略微膨大,會在每年5月開花,花朵呈圓錐狀。
3、葉片不同
散尾葵和鳳尾竹的葉片也有所不同,鳳尾竹的小枝有9~13片葉子,葉片呈卵狀橢圓形,長度為3.3~6.5厘米。散尾葵的葉子呈披針形,長35~50厘米,顏色呈黃綠色。
4、產地不同
鳳尾竹和散尾葵在產地上也有所區別,鳳尾竹原產于中國,在我國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區均有分布。散尾葵原產于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在我國的華南和西南地區均有分布,適宜生長在20℃以上的地區。
三、鳳尾竹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可在2-3月結合換盆時進行,分株時將生長過密的株叢,從盆中倒出,從根莖處用刀切開,另行上盆。注意不要傷根。切分時至少要讓每個筍芽都帶有一枝老竹,并盡量保留須根,以期保證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適中的盆內,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濕潤,置于半陰處養護,筍芽將迅速成長。
2、扦插繁殖
鳳尾竹扦插繁殖在5-6月進行,將一年生枝剪成有2-3節的插穗,去掉一部分葉片,插于沙床中,保持濕潤,當年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