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 海濱木槿主要采用播種和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一般選擇在清明前后進行,播種時采用濕沙進行催芽,幼苗時需使用遮陽網進行遮陰處理,播種時采用撒播或條播的方法。生長期需保證床面的足夠濕潤。在5~6月份便可出苗。 ”
一、海濱木槿的形態特征
海濱木槿是錦葵科木槿屬植物,落葉小喬木,株高3-5米,胸徑20厘米,扁球形樹冠,枝葉繁盛。厚紙質單葉互生,扁圓形、倒卵形或寬倒卵形,先端鈍近平,具短突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葉緣中上部具細圓齒,葉面綠色光滑、具星狀毛。花兩性,單生于近枝端葉腋,花梗長0.5-1厘米,小苞片數8-10,花萼長2厘米,花冠直徑5.8厘米。三角狀卵形蒴果,長2厘米;褐色種子呈腎形,長0.5厘米,具腺狀乳突。
二、海濱木槿的繁殖方法
1、播種方法
海濱木槿主要采用播種和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一般選擇在清明前后進行,播種時采用濕沙進行催芽,幼苗時需使用遮陽網進行遮陰處理,播種時采用撒播或條播的方法。生長期需保證床面的足夠濕潤。在5~6月份便可出苗。
2、扦插方法
扦插繁殖宜選用耐旱性嫩枝進行,一般在每年7~8月中旬進行。選用當年生優秀枝條作為插穗,從枝條下口45°進行斜切,放入生根溶液中進行浸泡,以提高生根率。之后將其插入基質中20天即可發芽。
三、海濱木槿的修剪方法
1、秋冬季修剪
海濱木槿一般在每年秋冬季落葉后進行修剪,首先要剪掉枯枝、病枝、弱枝。其次要剪掉過長枝、過密枝。這樣修剪可促使其多發新枝,來年多開花。
2、短截處理
對海濱木槿進行修剪時,需留下主枝與側枝,將其他的疏密枝條剪掉,將留下的枝條進行截短處理,便于通風透光。還需對花枝進行適當修剪,修剪完還需保證其樹形。
3、修剪枝條
對于生長比較張開的木槿花,會出現主枝過多,外側枝條下垂,枝條過于雜亂的現象。修剪時可將側枝里直立的枝條剪去,需對外側枝條及時修剪防止其下垂。
4、休眠期修剪
修剪需在每年的休眠期進行,剪掉枯枝病枝,修剪完后需在春季進行疏芽處理。修剪的目的是保證樹形的良好,減少其養分的消耗,增加其透光度,保證其良好的生長。
四、海濱木槿的主要價值
1、研究價值
從海濱木槿不同種源中通過實生選育研究篩選海濱木槿抗寒新種質,也可用耐寒的木槿和海濱木槿為親本材料,通過人工授粉雜交選育海濱木槿抗寒新品種,應用于長江以北沿海灘涂和城市綠化,擴大其適生區域,發揮其重大的生態作用。
2、園林價值
海濱木槿枝葉濃密,花金黃色、大且艷麗,花期長,在花卉淡季的夏天,尤能顯示其獨特的觀賞價值。且具有耐修剪、抗污染等優良性狀,在園林綠化中既可孤植又可叢植、片植,亦可修剪成各種花墻、花籬,特別適合于工礦企業、路、海濱沙灘及鹽堿地綠化、造園等。
3、生態價值
海濱木槿極耐鹽堿,耐海潮間歇性淹沒和海浪濺潑,又耐瘠薄,根系發達,具有較強的抗風和消浪性能,能大大減少海浪濺潑沖刷海堤,可作為抗風護塘固堤的先鋒樹種和水土保持林樹種。
4、藥用價值
海濱木槿的根、莖、葉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較強,可作為天然的抗氧化物質資源,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將其提煉加工制成具有藥用和保健功能的新產品,進一步提高海濱木槿的利用價值。
五、海濱木槿與木槿的區別
1、形態不同
木槿花是落葉灌木,高約3~4米,葉片呈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10厘米,寬2~4厘米。海濱木槿是常綠灌木或喬木,高4~10m,樹皮呈灰白色,葉片呈圓形。
2、生長習性不同
木槿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較耐干旱和貧瘠,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耐修剪,耐寒,耐熱。海濱木槿喜光,耐旱、耐貧瘠,宜種植在砂性土壤之中。海濱木槿抗風能力強,有防風固沙的功效。
3、產地不同
木槿主要產自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木槿原產于非洲,呈現出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在我國福建、廣東等地均有栽培。海濱木槿主要產自于我國臺灣、福建等省。在東南亞各國都有分布。
4、作用不同
木槿在園林中可做花式綠籬,海濱木槿可用作行道樹及周邊海岸美化綠植,其用作木材堅硬致密,也可用于造船、家具等用。在我國福建、廣東等地均有栽培。海濱木槿主要產自于我國臺灣、福建等省。在東南亞各國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