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 羽葉福祿桐黃葉是與土壤有關,羽葉福祿桐喜肥,要將其種在較為疏松、排水性和透氣性良好的肥沃土質中生長。貧瘠的土壤會阻礙植物根部伸展和生長。 ”
一、羽葉福祿桐的形態特征
1、葉
常綠性灌木。株高1-3米,側枝細長,分枝皮孔顯著。葉為不整齊的2-3回羽狀復葉,中脈明顯,小葉狹長披針形,羽狀深裂形,葉緣呈不規則鋸齒狀,葉面平滑,羽狀側脈,紙質,有葉鞘,側枝多下垂,樹冠呈傘狀。
2、花果
開花期春季,果熟期7-8月。漿果球形或扁圓形,有三棱,直徑5.1-6.3毫米,頂端有3辦宿存的萼檐,呈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寬約0.5毫米,果皮膜質,成熟時黑紫色,內有種子2-3粒。種子橢圓形,側扁,長2.7-4毫米,寬1.7-3毫米,有三棱,背面隆起,中央有1條縱溝,愎面子,具有一圈長馬蹄形的溝,與背面的縱溝相連,種臍位于種子頂端,呈一棕褐色環狀突起,種孔位于種臍中央,種皮厚角質,旺孔鮮白色,千粒重2.4克。
二、羽葉福祿桐黃葉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1、施肥不當
羽葉福祿桐黃葉是與土壤有關,羽葉福祿桐喜肥,要將其種在較為疏松、排水性和透氣性良好的肥沃土質中生長。貧瘠的土壤會阻礙植物根部伸展和生長。在其生長期間還要進行合理施肥,在春夏季可30天左右施1次肥,多使用復合肥,否則肥力不夠會使葉片變黃。
2、澆水不當
羽葉福祿桐黃葉可能是澆水不當所致,在植物生長期間,在盆土干透后澆水,一般是1~2天澆1次水。避免澆水過多和過少,多水和缺水都會影響葉片生長,導致葉片變干發黃。若長時間澆水不當,會導致葉片大量變黃,最后干枯脫落,影響植株生長。
3、光照不當
羽葉福祿桐若光照不當會使葉片發黃,需要將植物放在明亮的位置,可將其放在溫和的陽光下生長。夏季多烈日,要做好遮陰工作,避開正午,在日升時給予植物光照。冬季植物休眠,需要保持室內通風,晴朗天氣適當給植物補充分光照。
4、蟲害侵襲
羽葉福祿桐黃葉可能是受到了蟲害,要及時使用小白藥和護花神等藥劑除去蟲害,若葉片發黃較為嚴重,可以適當修剪。土壤中含有大量蟲卵,除蟲后建議更換使用消過毒的盆土重新栽養植物。后期可經常使用多菌靈進行病蟲防治。
三、羽葉福祿桐的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
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但以春插效果更佳。可于每年3-4月,剪取1-2年生的枝條進行扦插,插穗長10厘米左右,去掉大部分葉片,只保留端部的2-3片葉,減少水分蒸發,下切口在節下0.2厘米處,并用質量濃度為0.5‰的吲哚丁酸或1號ABT生根藥液浸泡10秒,再將其插入沙床或蛭石中。少量扦插時用廣口花盆盛裝蛭石即可做插床,澆透水后蒙罩塑料薄膜保濕,維持25-30℃的生根適溫,遮光40-50%,20-30天即可生根。插穗萌發新芽后再移栽上盆。在20-25℃的條件下,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4-6周可生根。
2、壓條繁殖
每年5-6月間,選擇生長健壯的莖干,在距其頂端20-25厘米處進行環狀剝皮,剝皮寬度約為莖干直徑的2-3倍,用泥炭土包裹好環狀剝皮處,捏成土團,外用塑料薄膜包捆嚴實,上端留好接水口。如莖干較細,支撐不住土團,可插一根竹桿作支撐,將土團綁靠于竹桿上,并始終保持土團濕潤,2個月后即可生根。地栽叢生植株還可進行低壓繁殖。